备考司法考试有什么捷径?如何备考更加容易通过考试?
司法考试的难度是大家公认的,也可以说备考司法考试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因为司法考试的内容太广,所以不下点苦功夫,想通过司法考试的确很难。但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通过努力,想通过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难于上青天。下面就看看鲤鱼小编分享的司法考试学习方法:
一、了解自己掌握某个知识点需要的时间
由于知识储备、大脑反应速度不同等原因,每个人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的时间是不同的。同时,同一个人对于不同难度的知识点,其理解和掌握的时间也不同。
但无论如何,每个人要彻底理解并掌握一个知识点,总是需要一定时间,而这个长度的时间,就是我们所应当花费的最合理的时间。
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实际情况让人很失望。假设我们彻底掌握一个知识点需要1小时30分钟,但普遍情况是,我们要么在这个知识点上花了3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虽然最终是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但却浪费了1小时30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多出来的时间去多学一个知识点。
更要命的是,我们还可能在这个知识点上花不够1小时30分钟,导致我们没有完全记住它,在考试时只是有点印象,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很显然,花在这个知识点上的时间被浪费了。其实我们只要多重复几遍,就可以完全记住的。
二、确定每个知识点所需要的时间
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就提出了“记忆保持曲线”(后人习惯称之为遗忘曲线),他通过实验发现了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遗忘的规律:
实验对象的即时记忆量可以达到100%,但20分钟后就只剩下70%,24小时后剩下20%,然后从第48小时到第6天、第31天,记忆量基本维持在20%左右。
遗忘曲线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要在记忆快要遗忘的时候进行复习,这样就可以长期保持记忆了。所以,根据遗忘曲线,最佳的复习时间点为即时复习、一天后第二次复习,一周后第三次复习,一个月后第四次复习,半年后第五次复习。理论上,经过这五次复习,我们可以对任何记忆材料形成长期记忆。
掌握每个知识点,我们只需要花费时间的构成
第一部分时间:每接触到一个知识点,就立刻尽力去理解并掌握它,这个时间没有固定标准,以完全理解和掌握为前提,该消耗多少就多少。
第二部分时间:根据遗忘曲线,在自己即将遗忘的那个时间点去复习,所消耗的时长以你能够保持记住它为标准。一般这个时间会很短,几分钟足够。
三、“过度学习理论”,为你牢固掌握知识打上双保险
除了遗忘曲线,心理学上,还有过度学习理论很有用。即在我们已经掌握了学习材料并且能够准确无误的回忆之后仍然继续学习。“过度”,在这里属于中性词。过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但不是无限量的追加复习时间,而是适当的重复。否则就真的“过度”了,会造成前面所讲的第一种情形的浪费。
其实考试没有捷径,都是需要我们去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但是掌握科学的方法可以提高司法考试通关率。我们有些人或者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或者无缘由的担心复习时间不够,所以总是想拼命的抓住每一分一秒,恨不得24小时都拿来学习,这可以理解。但拼命学习,从态度上讲当然没有错,我们也鼓励努力奋斗,可惜没有方法的拼命,其实是对时间的极大浪费。所以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地复习,相信你会旗开得胜!
相关推荐:
【强势干货】2018年司法考试【商法】核心出题点详解【解密考点】【汇总】
法考是什么考试?和国家司法考试有什么不同?
附件下载:
图片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