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高频考点汇总(一)
准备报考2019年导游资格考试的小伙伴可以从现在开始备考了!鲤鱼小编总结了《基础知识》的考点(一),一起来学习下吧!
一、旅游活动
(一)旅游的概念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出于休闲、商务或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旅行、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这里的“惯常环境”包括居住地附近的地方和人们经常去的地方。一是指人们常去的地方,即使这个地方离他的居住地很远,如某人在他地的度假别墅或第二住宅均属惯常环境;二是指离一个人的居住地很近的地方,即使他很少去,也属惯常环境。
旅游与旅行不同,后者的主体称为旅行者( traveler)。它们的区别在于,一是旅游必须离开惯常环境,而旅行则不一定,如某人每天上下班或周末去剧院看戏是一种旅行,他并未离开惯常环境;二是活动的主体是否在访问地通过活动来获取报酬,旅游的主体不以此为目的。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
旅游活动是由旅行活动与逗留活动构成的。前者包括游客在其出发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往返活动和在旅游目的地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转移活动;后者则包括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期间的参观游览活动和其他活动。
2.异地性
旅游活动是人们离开自己惯常的居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访问活动,所以它不同于人们在惯常环境范围内开展的任何旅行活动。
3.暂时性
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旅游活动是指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否则便属于定居性质。
4.非移民性和就业性
旅游活动是人们除了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外出旅行和访问活动。因此,人们移居他乡的旅行活动与人们去异国他乡打工挣钱的旅行活动均不属于旅游活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商务旅游活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挣钱”,但是却不是从所访问之地获取工资性报酬。
(三)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1.旅游活动内容构成要素
从旅游活动内容的构成来看,其基本要素即人们通常概括的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
从旅游活动类型来看,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外,其拓展的类型可概括为“商、养、学、闲、情、奇”。其中,“商”是指商务旅游、会议会展、奖励旅游等类型的旅游活动;“养”是指养生旅游,包括养生、养老、养心、体育健身等健康类旅游活动;“学”是指研学旅游,包括修学旅游、科考、培训、拓展训练、摄影、采风、各种夏令营和冬令营等类型的旅游活动;“闲”是指休闲度假旅游,包括乡村休假、海滨休假、山林休假、城市休假等类型的旅游活动;“情”是指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活动;“奇”是指探奇,包括探索、探险、探秘、新奇体验等探索类旅游活动。
2.旅游活动体系构成要素
从旅游活动体系来看,其基本要素包括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活动的客体和旅游活动的中介体。
(1)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人们要实现出外旅游需求,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旅游动机、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足够的闲暇时间。其中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是指人们全部收入中扣除应缴的税金和所需的生活与社会消费之后的余额;闲暇时间是指人们在进行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与必要的社会活动所需时间之外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2)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资源。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3)旅游活动的中介体。旅游活动的中介体是指为游客提供各种便利性旅游服务的旅游业,如交通客运业、旅行社业和饭店住宿业等。旅游业作为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的中介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各种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以方便游客实现其旅游经历和体验。
关注鲤鱼网,获取更多资讯。
相关推荐:
2019年导游资格考试时间公布了吗?考试内容都有什么?
关于导游资格证考试成绩的几大注意事项